谷歌搜索_google搜索引擎_谷歌搜索引擎入口

  •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山西医学传习所,1919年创建于古城并州。1932年改为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1940年更名为山西大学医学专修科。1946年升格为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步入崭新的发展时期。1953年独立建校,更名为山西医学院。1996年更名为山西医科大学。学校是全国第三批、山西省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全国开办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25所医学院校之一,全国首批恢复儿科学本科专业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
    学校现有8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药学、护理学、麻醉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农村定向免费生)、护理专业为教育部首批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设有临床医学(五年制、“5+3”一体化)、预防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护理学、精神医学、眼视光医学、药学等32个本科专业。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希腊、瑞士等国家的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实施了“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养计划” “博士研究生海外培养计划”,开展了“硕士研究生 1+1+1 联合培养”等项目;广泛开展师生交流和国际科研合作。
    学校历经百年薪火相传,几代人艰辛拼搏,取得了辉煌成就。学校将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山西“1331”工程实施、健康中国和健康山西建设、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等发展机遇,继承优良传统,加快建设步伐,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020年,学校科技总经费达1亿元;承担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9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6项,包括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发表科研论文368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120余篇;获专利授权185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2019年,学校科技总经费达1.4亿元;承担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0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发表科研论文44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00余篇;获专利授权106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3项。 学校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为158.4247万册;电子图书总量为2762114册;电子期刊768142册;电子学位论文8494492册;音视频90663小时,电子期刊、图书等数据库28个。 学校承办的学术期刊有《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和《基础医学教育》。《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是由山西医科大学主办,山西省教育厅主管的医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方面的科研成果及工作经验;是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连续多年被美国《CA》,俄罗斯《AJ》,中国科技期刊引文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系列杂志,中国生物学文摘收录,连续多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基础医学教育》是山西医科大学主办,国内外发行的医学教育类专门刊物,是中国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教育学会会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教育理论探讨,教学管理研究;连续多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

    www.sxmu.edu.cn - 2021-12-08 - 收藏
  • 水科学与水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JRC)

    水科学与水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JRC)

    水科学与水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依托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简称“南科院”)建设,于2014年通过科技部认定,成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是指由科学技术部及其职能机构认定,在承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任务中取得显著成绩、具有进一步发展潜力和引导示范作用的国内科技园区、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创新型企业和科技中介组织等机构载体,包括国际创新园、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不同类型。国合基地的建立旨在更为有效地发挥国际科技合作在扩大科技开放与合作中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提升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发展“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使国合基地成为国家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扩大科技对外影响力等工作中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并对领域或地区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产生引领和示范效果。到目前为止,科技部先后共认定了29个国际创新园、169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9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405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国际科技合作与创新平台。
    南科院的前身是建于1935年的中央水工试验所,为我国最早的综合水科学研究机构,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社会公益类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承担水利交通能源领域具有方向性、关键性和综合性的科学研究,拥有40多个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研究方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4个部级工程研究(研发)中心,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
    中心目前的正式合作伙伴包括了来自荷兰、英国、美国、保加利亚、瑞典、比利时等国的7家国外顶尖水科学研究院所及高等院校,近年来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的国际合作活动,合作网络不断拓展扩大,在水科学与水工程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国际合作成果,是我国在该领域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和渠道之一。
    水科学与水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JRC)目前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NHRI)、三角洲研究院(Deltares)、代尔夫特国际水教育学院(IHE-Delft)、华灵富水力研究公司(HR Wallingford)、乔治梅森大学(GMU)、黑海·多瑙河研究发展协会(BDCA)、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院(SEI)、比利时弗拉芒斯水利研究院(FHR)建立伙伴关系。

    jrc.nhri.cn - 2021-12-05 - 收藏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立于1936年,是我国成立较早、规模最大的工科学会之一。现有36个专业分会,18万名会员,其中有3000余名高级会员,500余名通讯会员,还有4000余个单位会员。
    学术交流是学会的基本职能,学会每年举办数以百计、丰富多彩的学术会议。特别是每年一度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是集成各类专题活动的大型综合性会议。年会包括主旨报告大会、专题学术会议、科技进展发布、论坛、讲座、展示、颁奖等多项活动,内容丰富,在行业内外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编辑出版与学术会议是学术交流的两翼。多年来,组织编写了《中国材料工程大典》、《机修手册》、《铸造手册》、《焊接手册》、《锻压手册》、《热处理手册》等数百种大型工具书、科技图书和相关教材。出版的学术刊物有《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60 余种,对推动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会员是学会的主体,是学会存在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是实现学会民主办会的组织保证。为会员服务是学会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学会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至今已建立了多元化的会员结构与多层次的服务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会员活动,积极开拓具有时代特征的会员服务。学会多年来的发展经验表明,会员是学会活力的源泉。
    继续教育和专业人员资格认证是学会服务社会的有效形式。多年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83年创办了机械工程师进修大学(现北京机械工程师进修学院),在国内率先设立了“机电一体化”和“工业工程”两个专业,并委托全国考委进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无损检测和焊接为代表的专业人员资格认证工作讲求质量,服务经济,广为会员和业内同行所称道。近年来,又积极推进工程师资格的国际互认和机械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是我国机械行业非常重要的对外交流渠道,承担了行业和政府部门委托的大量国际交流合作任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代表中国加入了11个国际组织,与26个国家的45个一流学术团体和专业组织签订了双边合作协议,并与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个科研、教学、设计、制造、咨询、中介以及社会公益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
    我会坚持科技与经济结合为纲,始终把开展科技咨询作为促进学会工作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主战场,积极搭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平台。充分发挥学会人才荟萃和组织网络的优势,积极为政府和企业开展发展战略咨询及技术咨询。不仅使学会活动更加贴近企业,服务行业,而且有效地加快了学会自身能力和整体实力的提高。
    国际展览会是我会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展览平台,组织中外企业界、技术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经贸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作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展览领域的杰作,北京· 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已成为世界两大焊接专业展览会之一。
    我会设立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奖”,并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设立了“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多年来,向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举荐优秀人才,向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优秀科技成果,积极弘扬崇尚自主创新、恪守科学道德、追求和谐进步的科学思想,有效地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会还十分重视工作制度、工作程序、科学管理和民主办会,并于2004 年率先在全国性学会中通过了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它不仅使我会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好评。

    www.cmes.org - 2021-10-05 - 收藏
  • 国际摄影测量和遥感学会(ISPRS)

    国际摄影测量和遥感学会(ISPRS)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成立于1910年,最初称为国际摄影测量学会,1980年更改为国际摄影测量和遥感学会。2000年,国际摄影测量和遥感学会在其研究领域中加入了空间信息科学。
    ISPRS是一个以推动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发展、应用、合作为宗旨的非政府组织,历史悠久,各类学术活动组织严密,参与面宽,代表着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及空间信息科学的发展方向,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ISPRS每四年举行一次大会。
    摄影测量和遥感学会的成员包括:
    (1)普通成员——国家或拥有独立预算的国家地区,代表国家或地区的全体摄影测量工作者、遥感和(或)空间信息系统专家;
    (2)准成员——代表一国内摄影测量工作者、遥感专家和(或)空间信息系统专家人士、修正并非作为普通成员代表该国的组织;
    (3)区域成员——为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促进区域合作、召开区域会议等而成立的摄影测量、遥感和(或)空间信息系统组织的多国协会;
    (4)支援成员——制造或分销仪器、设备或供应物品的个人、组织、单位或机构,在摄影测量、遥感和(或)空间信息系统领域开办或提供服务的个人、组织、单位或机构,或从事研究和(或)教育以及提供资金支持学会的个人、组织、单位或机构;
    (5)名誉成员——在摄影测量和遥感领域工作特别出色并且受到正式提名和当选的个人。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确认作为代表中国参加ISPRS的中国测绘学会晋升为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的八级会员。至此,中国与美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一起,成为ISPRS的最高级别会员国。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的会员国按投票权重共分八级。中国1980年参加ISPRS时为六级会员国,2000年第19届ISPRS大会上晋升为七级,本届大会上晋升为八级。八级会员国要求在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具有800名以上高级专家,在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重要事务讨论与决定中具有较大影响力,投票权重较高。
    ISPRS共有96个会员国,一级会员国29个,二级21个,三级12个,四级12个,五级8个,六级5个,七级4个,八级5个。

    www.isprs.org - 2021-07-11 - 收藏
  • 国际电信联盟

    国际电信联盟

    国际电信联盟是联合国的一个重要专门机构,也是联合国机构中历史最长的一个国际组织。简称“国际电联”、“电联”或“ITU”。 作为世界范围内联系各国政府和私营部门的纽带,国际电联通过其麾下的无线电通信、标准化和发展电信展览活动,而且是信息社会世界高峰会议的主办机构。 国际电联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其成员包括193个成员国和700多个部门成员及部门准成员和学术成员。每年的5月17日是世界电信日(World Telecommunication Day)。 2011年1月14日,召开的国际电信联盟(ITU)第18届全权代表大会上通过重要决议:邀请大学和科研单位作为其学术会员参加国际电联的活动。此次第一批获准成为国际电信联盟学术成员的五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分别是: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以及突尼斯的两所大学。

    www.itu.int - 2020-07-11 - 收藏
共 5 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