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搜索_google搜索引擎_谷歌搜索引擎入口

  •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由建立于1950年的原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与原西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整体合并而成,其前身是上个世纪40年代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英语系、原四川省立教育学院英文系和私立相辉文法学院外文系。学院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形成了优良的学术传统和办学特色。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是目前西南大学教职工人数最多的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拥有重庆市优秀教学团队;有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语言学、外国文学、外语教育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区域国别研究等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在多个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另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接收国内访问学者;“外国语言文学”为重庆市重点学科。学院的“外国语言学与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是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下辖认知语言学研究所、功能语言学研究所、外语教育研究所、课程教材研究所、翻译研究所、日本研究所、俄罗斯研究所、德国研究所等,另有教育部备案的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俄语国家研究中心”及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莎士比亚研究中心、翻译中心、辞书研究所、西语国家研究中心等校级科研机构;学院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翻译学专业委员会、西部地区外语教育研究会、重庆市外文学会、重庆市莎士比亚研究会等学术团体的挂靠单位;学院办有国际学术期刊Cognitive Linguistic Studies(《认知语言学研究》)、Asian-Pacific Journal of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亚太二语及外语教育学刊》)、《俄语国家评论》以及国内学术集刊《语言、翻译与认知》《外语教育研究》;学院的International Forum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认知语言学国际论坛)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博雅”“缙云”两大讲坛是学校颇具影响的外语类重要学术论坛。近十年,学院主持了数十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全国和部市级的教学科研成果奖。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下设英语教育系、英语系、日语系、俄语系、德语系、研究生教学部、大学英语部、网络与继续教育中心;现有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韩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9个语种,英语、日语、俄语、德语4个专业;英语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19)、国家级特色专业(2009)、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学校优势专业,日语专业和俄语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以及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有国家级、市级、校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重点课程多门,其中“语言学导论”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一流课程,“大学英语”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有国家级规划教材多种;承担全校各专业、各层次学生的外语教学工作。学院在国内多个省市建立了教学实习实验基地。建院以来,学院已构建起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外语专门人才。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是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先进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就业先进单位。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俄罗斯、德国、奥地利、西班牙、丹麦、比利时、匈牙利、泰国等国的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关系;75%以上的教师有出国学习或工作经历;每年有多名外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各专业常年有外籍专家任教;学院还接收外国留学生,各专业每年有多名学生出国(境)学习深造。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建有“语言认知与脑科学实验室”,为科学研究搭建了良好的实验平台;学院的“外语实验教学中心”集数字化、网络化、媒体化为一体,是学校本科教学与研究示范实验室,设有语言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笔译实验室等;自主开发了“外语自主教学与学习系统”可远程操控的课程直播录播系统等,拥有的外语视听资源超过70TB,涵盖多种语言的视频、音频、文本、动画等,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其容量在全国高校的外语专业中名列前茅。院内还有西南大学外语图书馆,藏书4万余册。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外语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秉承“博学中西,砥砺德行”的院训,以“崇尚学术自由,追求科学真理,培养外语英才,塑造模范国民”为使命,以“全人教育”为外语教育理念,以“课程思政”为路径,以“创新兴院、精品立院、严谨治院、团结强院”为抓手,致力于实现建设“有科学理念、有办学特色、有队伍优势、有学术地位、有人才质量”的高水平外语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的奋斗目标。在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多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院的办学理念、教学质量、学术地位、科研水平以及和谐团结的人文环境,在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有较大影响。

    foreign.swu.edu.cn - 2022-11-17 - 收藏
  •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前身溯源于1902年建立的三江师范学堂国史科。1952年院系调整时,由原中央大学历史学院、边疆政治系和金陵大学历史学院合并而成的南京大学历史学系。2014年12月撤销历史学系建制,成立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下设中国历史系、世界历史系、考古文物系、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边政研究所。
    百余年来,经过几代学者的辛勤努力,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全系设有历史学、考古学、考古学(文物鉴定)三本科生专业方向;以及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国际关系史、边疆学、考古学7个博士点;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国际关系、民族学7个硕士点。
    1995年,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被确定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6年,经国家人事部评审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并成为首批进入国家工程的单位。1998年,本院经国务院学位办评审,获准按历史学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生。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学科和世界史学科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和“双万计划”,系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世界史为国家重点学科和江苏省优势学科,也是首批“2011 计划”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要参与单位。 中国近现代史为江苏省重点学科,该专业科研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苏省学科优秀梯队。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考古专业为江苏优势学科,品牌和特色专业建设单位。新近成立的国际关系研究院,也已开始招收研究生。
    近几年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师在诸多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张宪文主编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获教育部第五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钱乘旦教授、陈晓律教授的《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获教育部首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张竹明教授的《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1—8)》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等重大奖项;刘迎胜教授的“《元史》会注考证”和范金民教授的“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等分别获得国家社科重大研究项目。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设有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边政研究所等科研平台,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级重点智库1个,学院是首批“2011 计划”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要参与单位。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张宪文主编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获教育部第五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钱乘旦教授、陈晓律教授的《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获教育部首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张竹明教授的《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1—8)》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等重大奖项;刘迎胜教授的“《元史》会注考证”和范金民教授的“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等分别获得国家社科重大研究项目。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设有南京大学中共党史资料馆、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图书馆,其中南京大学中共党史资料馆是全国唯一以“普通党员原始档案资料”为展品的党史馆,馆内所藏资料达10万多卷(件),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图书馆馆馆藏中英文图书资料及古籍20余万册;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藏文物10000多件,历代碑拓20000多件。

    history.nju.edu.cn - 2022-03-24 - 收藏
  •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历史学是南开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1919年建校之初就设有历史学门。1921年,现代史学奠基人之一的梁启超来校主讲“中国历史研究法”,并有创立“东方文化研究院”的杰出构想。1923年秋,南开大学迁入八里台新址,正式成立历史系。
    1937年抗战爆发,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为“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并入西南联大的历史系。学院始终以“做一流学术,育卓越人才”为目标,秉承南开“知中国”“服务中国”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品德高尚、学识卓越、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优秀人才为己任。积极构建具备国际视野、贴近时代潮流的高水平教育体系,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素养、扎实研究能力的历史学优异人才,以及胜任各类文化教育、社会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经过几代学者的辛勤耕耘,逐渐形成中外交融、古今贯通的学科特色。中国史学科在先秦史、汉唐史、蒙元史、明清史、近现代史、政治思想史、社会史、史学史等领域,世界史学科在美国史、日本史、拉丁美洲史、世界上古中古史等领域,形成较大的研究优势和鲜明特色。近年来,开拓了环境史、日常生活史、医疗社会史、乡村社会史、东亚比较史学、交通社会史等一些新兴的研究领域。近10年来,本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共14项,7部著作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文库。每年出版数十部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在海内外发表论文百余篇。2000年以来在《历史研究》刊文93篇,2013年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刊文7篇。获得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8项,三等奖10余项,省部级奖励50余项。还荣获了“希腊最高文学艺术奖勋章”“加拿大总督勋章”“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全球华人国学成就奖”“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中文著作奖”等多项海内外学术荣誉与奖励。近年来,还出版了系列大型学术著作:《南开史学家论丛》第1-3辑(21册)、《百年南开史学名家文库》(10册)、《雷海宗文集》(5卷)、《魏宏运文集》(6卷)、《冯尔康文集》(10卷)、《刘泽华全集》(12卷)、《俞辛焞著作集》(10卷)、《张友伦文集》(6卷)、《百年南开日本研究丛书》(19册)等。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有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史研究备案中心,天津市“131”创新团队1个,中国社会史学会、拉丁美洲史研究会和天津市历史学学会的秘书处设在学院。

    history.nankai.edu.cn - 2022-01-22 - 收藏
  • 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

    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

    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Public Governance, Peking University)(以下简称“研究所”)是经北京大学批准,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中公教育集团共同建立的,于2019年9月正式揭牌成立。
    研究所基于北京大学多学科优势和深厚积淀,围绕新时代地方治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重大议题,以汇聚公共治理领域的杰出人才,打造国际一流的公共治理研究网络和智库平台,推动北京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强化公共治理研究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满足新时代国家和社会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宗旨。同时,通过举办高层次、有影响的学术论坛等,促进多方合作,推动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互动,形成公共治理领域的资讯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研究所的任务包括:组织开放式课题研究、建立和维护学术交流平台、培养和储备高水平人才、及推广学术研究成果。
    研究所设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和发展委员会。在此基础上,研究所聘请了在管理实务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并具备相当理论底蕴的老领导担任特邀专家,对研究所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指导。
    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将在现有学科发展积累的基础上,整合与加强研究力量,重点提升公共管理学科和政治学科学术前沿问题的研究能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公共治理研究平台和研究团队,创造新的学科增长点;不断推进公共治理研究的国际合作和交流,促进学科整体发展;积极发挥智库作用,主动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www.ggzl.pku.edu.cn - 2022-01-09 - 收藏
  •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同济大学生命学科始建于1937年,后因外迁它校而停办。1996年同济大学恢复生命学科,成立了“生命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2002年更名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并于同年获得教育部和国家计委批准,成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014年“武大版”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生物技术专业被评价为5★专业。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School of Life Sciences and Technology,Tongji University)是同济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下设的二级学院,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类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同济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试点单位。
    同济大学生命学科始建于1937年,原名同济大学理学院生物学系。1948年8月,生物学系分为动物学系和植物学系。1951年8月,同济大学动物学系、植物学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1996年,同济大学恢复生命学科,成立了生命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2002年,更名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现设三个系:生物医药与技术系、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生物信息学系;一个研究所:蛋白质研究所;一个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信号转导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16名,其中,中科院院士2名(含柔性引进1名);长江学者4名(含青年长江1名);国家杰出青年5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16人,其中青年项目13人,数量位居全校所有院系首位;重点研发计划与973首席科学家9名;上海市东方学者7名;浦江计划人才17名;教授50名,副教授27名,兼职教授6名,讲座教授3名,客座教授1名。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设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生物学硕士点和生物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及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在国家“985”、“211”计划和同济大学的支持下,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科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科研主攻方向为针对生物医药及重大疾病机制的转化医学研究,同时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干细胞与表观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开展基础性研究。最近5年,得到了国家科技部973、863重大与重点项目、国家教育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重大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等支持,获批科研经费数一个多亿。并已在重大疾病的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动物毒素蛋白研究、人类基因功能及疾病的模式生物研究、中药信息学研究、纳米医学研究、中草药资源调查与保护等方面做出了有特色的工作,产出了一批重要成果。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设立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学两个本科专业,是同济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试点单位,实施“2+1+X”的英才培养模式,即:2年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1年专业基础和专业教育,1年毕业实习及通过直接攻读博士。院内50%的本科毕业生可获得免试推荐进入研究生学习的资格。学院内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列为1:1。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学院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在巩固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力拓展国际化道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获得国外知名院校长、短期学习和参加国际比赛与学术会议的机会。学院近年来先后与德国图宾根大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合作本科生和研究生交流项目,与哈佛大学、马萨诸塞州医学院、德国马堡大学等合作本科生毕业设计项目、短期交流项目等。目前学院已与多所海外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师资交流、科研合作、学生互换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 学院科研主攻方向为针对生物医药及重大疾病机制的转化医学研究,同时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干细胞与表观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开展基础性研究。近5年,得到了国家科技部973、863重大与重点项目、国家教育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重大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等支持,获批科研经费数一个多亿。

    life.tongji.edu.cn - 2021-12-10 - 收藏
  •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是东北师范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名历史系,始建于1949年。1953年,历史系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77年,历史系恢复高考招生。2004年,历史系撤系建院。
    多年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一直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所在单位。下设有中国史系、世界史系、考古学系、旅游管理系及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世界中世纪史研究所、东亚文明研究中心、明清史研究所、美国研究所、东北史研究所、史学理论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边疆工作站、亚洲文明研究院、东北抗联暨伪满洲国资料研究中心等教学与科研单位。其中,东亚文明研究中心入选2017年度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备案名称为“东亚研究院”,这是教育部在我校设置的首家国别区域研究机构。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3人,其中教授30人(博士生导师25人、外籍教授3人)、副教授30人,讲师13人(截至2018年6月)。近年来,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长江青年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暨文化名家与“四个一批”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4人。目前在校本科生547人,硕士研究生319人,博士研究生135人(截至2018年6月)。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始终坚持“务实求真、育人为本”的理念,推进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内涵式发展。作为传统学术领域的世界上古史、世界中世纪史、美国史、明清史和文明史比较研究,依旧保持雄厚的研究基础和鲜明的学术特色;作为新兴学科的东亚史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以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理念,引起了海内外学界的关注。2011年教育部历史学部的学科研究布局报告中,东北师范大学被确定为国内“古典学”和“东亚史”的重要研究机构。同时,先秦秦汉史、东北区域史、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课程教学论、旅游教育等领域也取得了较大发展。陆续推出的“地域文明研究书系”、“西方古典学译丛”、“世界文明史研究丛书”等系列标志性成果,获得了学界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近代史研究》、《考古学报》、《东方学报》(日本)、《思想史研究》(日本)、《明代研究》(台湾)、《二十一世纪》(香港)等海内外高影响力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在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台大出版中心、京都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等知名出版机构出版学术著作近百部,其中6部著作入选国家社会科学优秀著作成果文库。获得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奖励50余项,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国家古籍整理项目、清史编撰项目等100余项,为学院的科研与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学术与经费保障。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科评估结果,世界史学科分别排名第一(2011年)和第二(2012年)位。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以育人为天职,强化基础训练,导入一流研究,推进教学改革。早从上世纪50年代始,学院教师就参与了《世界通史》的编纂工作,主持编写的《世界上古史纲》、《世界中古史》、《明清史》、《中国古代史》、《世界史纲》等教材在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专项、国家级教学项目、省级教学项目10余项,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课程、教育部优秀教材奖、吉林省教学优秀成果等教学奖励10余项,入选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教师 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人。除常规课程教学外,还定期组织“青史论坛”、“青史沙龙”等学术活动,创办学生学术期刊《溯园》,举办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术氛围。学生就读期间即曾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3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连续多年在全国史学新秀大赛、教师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多年来,学院毕业生一直是全国史学研究与基础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诸如朱绍侯、吴雁南、苑书义、詹子庆等一批早期毕业生更是蜚声海内外的知名学者。
    为进一步推进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扩大学术交流,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先后与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九州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夏威夷大学,英国伦敦大学、伯明翰大学,加拿大埃尔伯塔大学,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几十所海外知名学府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学术交流关系。每年派出10余名青年教师、学生分赴海外留学或进修。同时,作为学术交流窗口,学院主办的古典学英文杂志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及其中文版《古代文明》、《外国问题研究》,在中外学界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学术影响。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高度重视基础资料建设工作,先后收藏、购买重要图书资料10余万册,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典籍,古代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古代希腊文字,古代拉丁文字,日、韩各类书系和东亚诸国的原始文献,以及有关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欧洲与亚洲封建社会形态研究,美国城市与移民研究,欧洲国家、美国、日本对外政策解密档案电子资料库等。建立了具有相当收藏量及专业特色的图书资料库,实现了教学和科学研究手段的专业化、现代化。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1个,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1个,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学院近年来,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近代史研究》《考古学报》《东方学报》(日本)《思想史研究》(日本)《明代研究》(台湾)《二十一世纪》(香港)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在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台大出版中心、京都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等出版机构出版学术著作近百部,其中6部著作入选国家社会科学优秀著作成果文库。获得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奖励50余项,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国家古籍整理项目、清史编撰项目等100余项。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图书资料库收藏、购买重要图书资料10余万册,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典籍,古代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古代希腊文字,古代拉丁文字,日、韩各类书系和东亚诸国的原始文献,以及有关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欧洲与亚洲封建社会形态研究,美国城市与移民研究,欧洲国家、美国、日本对外政策解密档案电子资料库等。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辑出版《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古代文明》、《外国问题研究》。《古代文明》主要栏目有古代地中海、中国先秦史、中国传统学术、帝制中国、拜占庭与欧洲中世纪、理论与思想、日本历史文化、神话与文化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2019-2020年)来源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统计源期刊。《外国问题研究》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设有日本问题研究、伪满洲国研究、青年学术园地等特色栏目。

    sohac.nenu.edu.cn - 2021-12-07 - 收藏
  • 大连医科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前身为关东医学院。1949年并入大连大学,称大连大学医学院。1950年撤销大连大学建制,大连医学院独立。1969年大连医学院举校南迁贵州省遵义市,建立遵义医学院。1978年在大连市原址复办,仍称大连医学院。1994年更名为大连医科大学。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医学为主,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和哲学等多学科发展的医科大学,是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大连医科大学现有二级单位50个,其中,教学、科研单位23个、管理部门20个、教辅部门6个,独立学院1个。现有附属医院27所,其中,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4所,国家重点学科1个,辽宁省一流建设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9个。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机构前1%。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6个,省一流本科专业10个。
    大连医科大学现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人。有省部级各类人才230人次,其中,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省“兴辽英才计划”入选者30人,省优秀专家11人次,省教学名师31人,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21人次,辽宁特聘教授40人次,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57人次。省级教学团队6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美育优秀教研团队1个。
    大连医科大学是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单位,辽宁省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平台6个,省级教学平台30个;国家级课程5门,省级课程82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国家高等教育类教材建设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学校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总决赛(五年制赛道)全国总冠军(金奖);另获全国总决赛特等奖4次、一等奖2次,获奖数量全国领先。2020年本科毕业生国家临床执业医师理论考试通过率87.95%、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94.60%,总通过率超全国平均18.80个百分点,位于东北三省首位。学校是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省级“众创空间”和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09年以来,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4项;2014年以来获“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十三五”以来,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18项,省级项目263项。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共有16名学生成功完成捐献,是东北地区捐献人数最多的高校。
    大连医科大学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2个。有部级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工程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科技平台48个。“十三五”以来,学校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2000项,以大连医科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SCI论文3400余篇,进入ESI高被引论文34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作为参与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40项。
    大连医科大学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留学生教育水平位居全国医科类高校前列,被评为首批“全国来华留学示范基地”,获批中国政府奖学金生自主招生资格和教育部“丝绸之路”、“高校研究生”,“中非友谊”奖学金项目,2018年通过全国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生源累计覆盖五大洲118个国家和地区;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与美国班尼迪克大学合作举办了“中美公共卫生硕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MPH)”。加入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
    大连医科大学有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1个,有省部级科研平台37个,大连市重点实验室18个,大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大连市工程实验室2个,大连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12个。
    近10年,大连医科大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122位、东北高校第9位、辽宁省高校第4位。“十二五”期间,学校获批国家863计划课题、973计划课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项目310余项,以大连医科大学为完成单位的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802篇,进入ESI高被引论文12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5项。
    大连医科大学图书馆有实体馆藏105.36万册,电子馆藏133.01万册,总馆藏238.37万册。电子资源包括检索类、期刊全文类、电子图书、多媒体资源、学习考试类资源等数据库58种,可获取全文的中外文电子资源1.46万种。图书馆藏书以生物医学为主体,兼有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社会科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文献。
    大连医科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有《大连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医学与哲学》。《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先后获得辽宁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质量一等奖、东北三省高校学报编辑质量二等奖、国家新闻出版署期刊司与国家教委科技司全国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中国高等医(药)学院校学报学会优秀编辑奖、辽宁省教委优秀自然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微生态学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为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波兰《哥白尼索引》录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医学与哲学》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被评为“中国核心期刊”与“国家中文核心期刊”,设有《医学与哲学》A期(原:人文社会医学版)、《医学与哲学》B期(原:临床决策论坛版)。

    www.dmu.edu.cn - 2021-12-05 - 收藏
  •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杭州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设立,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从杭州搬迁至金华,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相继并入。2015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20年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现由金华(校本部)、杭州(文二校区、萧山校区)、兰溪3个校区,20个学院(含独立学院)组成。
    浙江师范大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质量、提升特色、提升效益”为主线,秉承“砺学砺行、维实维新”校训精神,弘扬“务实、求实、扎实”育人传统,实施“特色化、国际化、区域化、协同化”发展战略,主动服务浙江教师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举措,努力建设特色浙师、和谐浙师、美丽浙师、活力浙师、幸福浙师,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浙江师范大学自建校以来向社会输送了30余万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其中有21万奋战在教育系统,近一半浙江省在职特级教师和省一级重点中学校长毕业于我校。学校本科教学业绩考核、毕业生对母校总体满意度稳居浙江省本科院校前列,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28000余人(含独立学院),研究生8000余人(其中非全日制研究生1294人),留学生3000余人,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2万余人。
    浙江师范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有72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数学、化学、工程学、材料学、环境/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个学科列入浙江省一流学科。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级课程28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
    浙江师范大学师资结构合理,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海外高层次人才7人,国家万人计划人才4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4人。
    浙江师范大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获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34项、全国教科规划优秀成果奖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拥有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36个,包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各1个、省重点(工程)实验室9个、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哲学社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2个、省新型高校智库1个。共建附属学校40所。学校立足浙中,深化与金华战略合作,积极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发挥作用。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推进,学校与5大洲、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80余所高等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与70余所国(境)外大学确立了校际学生交换项目,入选“浙江省十佳对外合作单位”“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学校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商务部“中国基础教育援外研修基地”,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在海外建有5所孔子学院、1个独立孔子课堂和1个中文教育中心,获批成立教育部中国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非洲基地、浙江省孔子学院师资选拔培训中心。
    浙江师范大学共获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041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312项,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等重点项目上实现零的突破;科研经费总量达5.18亿元;获省部级以上奖项67项,其中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实现突破。
    浙江师范大学共获得各级各类社科项目2819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49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7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总体在省内高校中属领先水平。共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0项,在全国高校中连续三年排名居前。共出版各类学术著作417部,发表学术论文6000多篇,其中CSSCI期刊近2300篇,权威、一级刊物996篇。发表三大索引论文2532篇,其中Ⅱ区以上的论文达459篇。授权发明专利86项,实用新型专利206项,外观设计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127项。
    浙江师范大学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省级江南村落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1个,省基础教育研究基地1个,省基础教育研究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
    浙江师范大学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有《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学教研(数学)》,其中学报社会科学版为双月刊,自然科学版为季刊。此外,还发行内刊《教师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语文教研》、《中学物理教学》、《化学教学与实验》和《生物教学与实验》等。这些刊物在浙江基础教育界反响良好,为浙江省师资培训、教学教研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www.zjnu.edu.cn - 2021-12-04 - 收藏
  • 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在2018年1月21日揭牌成立,成立大会于当天在浙江大学举行。将承担起推进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繁荣发展的使命,围绕三项重点任务下功夫:一是打造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重镇与理论阵地,引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传承与创新;二是发挥美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在感受美、保持美和发展美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三是承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学术使命,拓展当代中国美学学科生态发展的切实任务与责任。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并不断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丰富和发展。推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美学研究,不仅对加强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丰富当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和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文艺理论研究必须紧跟时代,拓展眼界,从现实出发,研究新的问题。既要加强与国外学者的对话,国内老中青三代学者之间的对话也要加强,这对走向开放的、有建设性的、充满活力的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将是十分重要的。
    《马克思主义美学》
    马克思主义美学亦称当代美学,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美学的一般问题、比较美学、美学与当代艺术批评作出系统的分析和论述的学科,对理解当代艺术、当代社会文化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艺术在社会进步和文化变迁中的作用提供一种具有当代眼光的分析理论。
    本课程主要有三个部分:一、美学的一般问题。本课程对审美经验、自然美、艺术的定义及其审美价值、优美与幽默、隐喻与叙事、悲剧与崇高、艺术的若干重要问题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二、东方美学。分别论述中国美学、印度美学、日本美学;三、美学与当代艺术批评。分别讲授关于先锋派艺术的美学问题、美学与文化研究等。课程将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开设课程:
    博士生课程:《审美人类学》
    硕士生课程:《悲剧美学》
    本科生课程:《马克思主义美学》
    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与会代表:
    应 飚 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长
    韦 路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
    王庆文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党委书记
    王 杰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主编
    徐 岱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资深教授
    曹顺庆 四川大学资深教授、四川大学文学院原院长、长江学者
    丁国旗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文学评论》副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执行主编
    刘方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
    朱国华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长江学者
    朱志荣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江学者、《中国美学研究》主编
    谭好哲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
    汪正龙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江宁康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王 刚 延安大学副校长
    梁向阳 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
    陆 扬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马佩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
    段吉方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刘旭光 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张邦卫 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院长
    杨向荣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王大桥 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黄兴球 浙江工业大学越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张永禄 上海政法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张良丛 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俞建文 天津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王忠波 北京出版集团人文社科部主任王忠波
    许晓明 《民族艺术》主编
    阳玉平 《社会科学家》副主编
    何艳珊 《音乐研究》编辑
    陈彦森 乾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建刚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
    潘立勇 浙江大学休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李咏吟 浙江大学文艺学研究所副所长
    邹广胜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苏振华 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副所长
    冯仲平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副主编

    www.ccma.zju.edu.cn - 2021-12-04 - 收藏
  •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成立于2006年,是浙江大学的第23个二级学院。其中,新闻学科于1958年创办,是国 内最早开设新闻教育的单位之一。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遵循“创新驱动、以人为本、交叉取胜、主流引领”的发展思路,致力于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传媒创新创业的人才摇篮、科技引擎和智库基地。作为国内传媒教育的重镇之一,近年来,学院在海内外的声誉和影响不断提升。在2017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浙江大学传播与媒体研究专业排名全球前150名,中国大陆名列第四,在学术成果和学者影响力等硬指标方面更是位居国内榜首。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有新闻与传播学系,国际文化学系,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策略传播系,其中,策略传播系正在筹备之中。同时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设有传播研究所、广播电影电视研究所、国际文化和社会思想研究所、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和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重点基地(中心)有浙大外语传媒出版质量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企业成长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省)、浙江大学中国海洋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世界艺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外交与战略传播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邮件:cmic@zju.edu.cn

    www.cmic.zju.edu.cn - 2021-12-04 - 收藏
共 69 条1234567»